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厘清“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消费五大问题 双减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丛生

厘清“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消费五大问题 双减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丛生

2025-05-08 16:30:01 [百科] 来源:香车宝马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近年来,双减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丛生,厘清涉及教育培训的政策消费纠纷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和痛点。数据显示,下校训消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外培问题四川省消费者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双减投诉839件,其中价格纠纷214件、厘清合同纠纷209件、政策售后服务纠纷168件、下校训消虚假宣传纠纷68件。外培问题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的出台以及落地实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序幕拉开,厘清已经报名、政策签订的下校训消培训合同是否能履行?培训机构不退费又该如何维权?8月11日,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外培问题退费、培训机构选择等问题,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从法律角度进行了答疑解惑,提醒消费者注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疑问1

合同能否变更、解除

“双减”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双减”意见还要求,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这意味着原合同约定的上课时间、上课老师将产生变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培训无法再进行,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

四川省消委会认为,本次“双减”政策的调整实则发生了情势变更的情形,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如再继续履行合同将会产生显失公平的效果。因政策调整,有的培训线下变线上,学科内容进行调整,培训地点发生变化,有的直接暂停培训等,这些问题都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可与经营者进行协商,变更履行方式,重新确定合同约定内容;也可协商解除合同。如果协商不成,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并免除当事人责任。

疑问2

如何选择培训机构

“双减”意见出台后,教育部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划分为学科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和非学科类(体育、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培训。“双减”意见明确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四川省消委会提醒家长,首先要明确需要教育培训的类别,再针对性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机构,仔细核对培训机构的培训类别与范围,选择学科培训机构要注意其审批成立的时间,谨防“李鬼”。家长可在“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和“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管理平台”上查询培训机构的相关信息。其次要事先将学生的在校教学计划与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进行比对,辨别是否与在校学习任务相匹配,是否超纲超前,是否加大难度。最后要对师资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外语学科要确定提供培训服务的老师有相应的资质。

疑问3

交费应注意什么

根据“双减”意见的精神,今后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再收取义务教育阶段学员参加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的学科类培训费。如有此类情况,培训机构应当无条件地全额退还学生家长上述费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相关精神,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消费者在签订教育培训合同前,应事先明确了解培训机构费用的收取方式以及使用期限是否与政策性文件规定相一致。

“双减”意见指出,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四川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选择培训机构时,要针对自身需求理性选择,提高风险意识。充分调查了解培训机构的资信情况、商业信誉等,避免陷入“套路贷”、预付金被卷款跑路。

疑问4

合同要点有哪些

消费者在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时,对合同的重要条款,比如培训的课程、提供培训的老师、培训费用、培训时间安排、解除合同的条件、违约责任等要进行认真阅读。同时,作为培训机构也应当按照《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履行公平设定权利义务、显著提示告知等义务。如果培训机构未对重要事项进行说明,按照《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这意味着培训合同中出现的“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协议一经签订,概不退款”等霸王条款会依法被排除在合同范围之外,对消费者并不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

疑问5

消费者如何维权

如果商家有不退费、承诺不兑现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消费者要及时按照“双减”政策查看已报培训是否符合最新政策要求,及时联系培训机构,确定是否变更合同履行方式或退费。同时要增强自身维权意识,及时留存证据,发现培训机构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投诉举报;或是直接向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有关行政部门反映;发生消费争议的,还可以请求当地消费者组织进行调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川省消委会呼吁,培训机构在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时,要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体责任,及时向消费者反馈信息,发布处理方案,回应消费者关切。

责任编辑:24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 三部门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

      三部门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人民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获悉,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rdquo ...[详细]
    • 铁皮石斛联苄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一)

      铁皮石斛联苄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一)研究铁皮石斛乙酸乙酯部分中联苄类化学成分。运用大孔树脂、MCI、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1H-NMR、 ...[详细]
    • 中国消费者协会“慧眼计划”升级  可直接为消费者提供真假鉴别服务

      中国消费者协会“慧眼计划”升级  可直接为消费者提供真假鉴别服务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6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宣布即日起,中消协“慧眼计划”将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品牌真假鉴别服务,后续将通过网络向全国消费者提供远程鉴别服务,打通消费维权真假鉴别难的堵点,推进 ...[详细]
    • 浙江台州修订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

      浙江台州修订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由于2006版《台州市旧机动车买卖合同》依据的《合同法》已经废止,且旧文本的部分条款难以满足当下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新需求。日前,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管局对2006版《台州市 ...[详细]
    • 存款超100万元将被永久冻结?假的

      存款超100万元将被永久冻结?假的近日,有网传消息称,一项针对存款的政策措施引发广泛讨论,据这项政策,若储户存款超过100万元将被永久冻结。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8月22日辟谣称,网传“8月开始,银行将永久冻结部分存 ...[详细]
    • 莱西启动专项检查,确保奶茶质量安全

      莱西启动专项检查,确保奶茶质量安全近日,网红奶茶品牌蜜雪冰城郑州多家门店被曝存在篡改开封配料有效期、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等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门店已停业整顿。这次事件影响严重,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为进一步规范奶茶店的经营和销售 ...[详细]
    • 知识产权宣传周来了!让我们一起“涨知识”→

      知识产权宣传周来了!让我们一起“涨知识”→4月20日-26日是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基础资源、创新的重要体现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建设 ...[详细]
    • 青藏高原特有药用植物独一味的研究进展(二)

      青藏高原特有药用植物独一味的研究进展(二)2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2.1药理作用2.1.1抗炎镇痛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独一味制剂及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梁重栋等学者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独一味制剂抗炎镇痛试验,结果发现独一味浸膏、巴布膏、软胶囊 ...[详细]
    • 国债期货迫近 宜减仓观望

      国债期货迫近 宜减仓观望周三A股小幅震荡,股指波动不多,但下跌个股较多。截至收盘,沪综指涨0.21%至2127.62点,深综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均涨跌细微。盘面看,新疆板块上涨,但这未必说明问题,因有区域性的利好政策刺激。 ...[详细]
    • 金粟兰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三)

      金粟兰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三)2药理活性金粟兰属植物具有祛风散寒、强骨舒筋、活血散瘀、去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疖疮肿毒等疾病。现代研究发现,从金粟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萜类种类繁多,药理活性 ...[详细]
    热点阅读